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最新动态

喜报!安医大一附院获批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孕产妇多学科协作诊疗和产科亚专科建设单位”!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1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司正式公布“孕产妇多学科协作诊疗和产科亚专科建设单位”名单,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凭借卓越的临床医疗实力和学科创新能力,成功获批7项国家级建设单位,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我院妇幼健康工作,特别是在提升孕产妇安全保障能力与产科专科化水平方面所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级权威认证。

      

          此次获批7项国家级建设项目,凝聚了全院上下,特别是产科团队、相关MDT协作科室、医务处等职能科室全体人员的智慧、汗水与努力,是精诚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成果结晶。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内最早的妇产科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妇产科是“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分中心”“安徽省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子及生殖道异常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生命资源保存与人工器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生育障碍与妇产疾病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同时拥有省内唯一一家人类精子库。

       

2019年产科获批安徽省首个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在此基础上,2020年获批国家基层产科医师培训基地,自2020年起共培训基层产科医生400余人,为安徽省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同时,产科是国家首批“爱婴医院”,安徽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担全省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担负着胎盘植入性疾病、严重产后出血以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期急性重症胰腺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各类危重孕产妇救治,同时还接收各类保胎患者的诊治。开展了双胎管理、孕期营养和妊娠高血压疾病管理等特色门诊。

产前诊断中心现为安徽省产前诊断与辅助生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基地的挂靠单位。中心长期承担着全省产前诊断质量的管理与评价工作,并负责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和考核。作为安徽省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的核心力量,中心责任重大。自2017年起,中心成功开展胎儿镜手术,涵盖:胎儿镜激光凝固术、胎儿镜脐带结扎术、胎儿镜胎盘血管吻合支凝固术和胎儿镜羊膜带松解术。此外,中心还常规开展:单绒双羊双胎射频消融减胎术、双绒双羊选择性氯化钾减胎术、羊膜腔减量术、羊膜腔灌注术、胎儿宫内输血、胎儿胸腹腔积液引流/羊膜分流术、胎儿肾积水羊膜腔分流术等宫内治疗技术。


胎盘疾病亚专科、产科重症亚专科带头人

        

尹宗智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生育障碍与妇产疾病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入选安徽省重点人才计划,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卫健委首批杰出人才,安徽医科大学“十佳临床教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妊娠期各种常见病及危急重症的救治,尤其在植入性前置胎盘保留子宫治疗、早产保胎、妊娠期营养代谢性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疾病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1青3面),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在《Nano-Micro Letters》《Advanced Science》《Reproduction》《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Placenta》等杂志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数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亚专科带头人


杨媛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主任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批省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工作34年,承担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及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诊治。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厅级项目,主持安徽省卫健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胎儿医学亚专科带头人


袁 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妇产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安徽省产前诊断与辅助生殖技术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从事产前诊断工作2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与发病机制研究、产前细胞遗传学分析与分子诊断、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手术等。目前发表SCI等科研文章30余篇;主持并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1项;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2次;2025年获得安徽省“金牌职工”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