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合肥市南淝河畔,李女士(化名)高高举起刚满一岁的女儿。李女士查出线粒体DNA突变后,在安医大一附院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成功获得健康的宝宝。
7月6日,安医大一附院生殖医学中心胚胎培养室,医生将刚取出的卵子抽取到胚胎培养液中,
卵细胞作为人体最大的细胞,肉眼清晰可见。
“就像从一串葡萄中挑出最好的那颗,我们要找出遗传物质正常的那枚胚胎。”安医大一附院生殖医学中心胚胎实验室里,医生纪冬梅向记者介绍着第三代试管婴儿的技术流程。37℃的胚胎培养箱、-196℃的冷冻胚胎液氮罐……在这里,医生们通过显微镜完成各项精准操作,从取卵与体外受精,再到胚胎培养、遗传学检测等重重关卡后,医生们会筛选出线粒体 “零突变” 或突变负荷最低的优质胚胎,而这枚在培养室呆了5-6天的囊胚,将最终回到母亲的子宫,完成生命的蜕变。
“线粒体遗传病目前没有好的治疗办法,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线粒体 DNA 检测平台,将其应用到辅助生殖领域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即 PGT-MT 技术)中。这一技术从源头阻断遗传病传递,让妈妈生育更加健康的宝宝。”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子及生殖道异常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云霞说道。2012年起,她和团队成员在安医大一附院开始了线粒体遗传病的阻断研究。2018年,全国首个线粒体遗传病生育咨询专病门诊在这里开诊。直到2022年12月5日,安医大一附院帮助一名来自江西的线粒体DNA突变携带者产下健康婴儿,成为我国首例线粒体遗传病家系携带者的阻断案例。为帮助有同样困扰的家庭,该院线粒体研究团队目前已募集全国 100 多个家系,为 50 多个家庭进行了PGT-MT技术助孕。今年4月,该团队又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
7月4日,安医大一附院生殖医学中心线粒体遗传病生育咨询专病门诊,主任医师纪冬梅
为来自内蒙古的夫妻制定第三代试管婴儿的治疗方案。
7月6日,安医大一附院生殖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子及生殖道异常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云霞(中)
带领线粒体团队成员开展技术研讨。
7月15,安医大一附院生殖医学中心胚胎培养室,医生通过胚胎培养箱,查看并挑选发育好的囊胚准备进行活检。
7月6日,安医大一附院生殖医学中心胚胎冷冻室,医生使用-196°的液氮罐对发育好的囊胚进行冷冻保存。
“太神奇了,充满着惊喜与期待。”7月15日,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怀孕17周的魏女士(化名)在医院B超检查室里,感叹着生命的神奇。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为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安徽省将“取卵术”等 8 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为技术普及提供政策支撑。辅助生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托起“生育的希望”。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编辑:郑楠